"屈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如何传承和弘扬都不为过!"12月4日,在汨罗市召开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屈原文化研讨会上,湖南师大教授、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郑佳明在研讨环节首先表明观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屈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求索精神、人民情怀、爱国思想,是传播中国核心价值、彰显中华文明内核的重要载体和标志。2023年,汨罗将举办纪念屈原殉国2300周年系列活动,内容包括公祭屈原大典、国际龙舟赛、国际学术研讨会、诗歌艺术周等。
当天的研讨会上,郑佳明、张志初、唐浩明、汤建军、熊育群、朱汉民、何良安、成松柳、欧阳旭曦、王琦、彭千红、刘石林、胡睿臻、冯澜等专家学者、屈原学会代表先后发言,为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汨罗市明年如何办好纪念屈原殉国2300周年系列活动把脉支招。岳阳市作协主席舒文治,汨罗市领导朱平波、仇正勇、艾志军、易万、刘勇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
屈原是中华廉洁文化的开端
"我们对屈原的研究,现在在爱国主义、湖湘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学价值等方面成果丰硕。其实屈原在廉洁文化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样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挖掘。"研讨中,郑佳明提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廉洁概念的人,也是第一个阐述廉洁思想的人。郭沫若先生考证"廉洁"一词,最早出自屈原楚辞作品《卜居》和《招魂》:"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朕幼清以廉洁兮"。所以,屈原是中华廉洁文化的开端,是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的一面镜子,是这个时代道德品质的一把尺子。他建议,在学术上深入挖掘,让屈原文化走入社会、走入文艺、走入教育。
屈原的人格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唐浩明笃定地说,屈原的人格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他的作品就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汨罗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无疑要把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这件事做好。他建议,创作以屈原文化为内涵的舞台剧、歌曲,举办屈原文化周,让屈原文化从机关学校走向小区,从专家学者走向老百姓,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屈原思想与"六个必须"很契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六个必须’: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都在屈原的思想中有浓墨重彩的体现。"湖南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任)汤建军说,2023年举办屈原殉国2300周年活动,很切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他表示,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将给予活动大力支持。
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前确实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文学院原院长熊育群说,举办纪念屈原殉国2300周年活动是对屈原最大的尊重,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最大的敬意。他建议,一定要写好祭文,将纪念活动国际化,邀请更多文化名人参与,做大影响力。
纪念屈原也要学习屈原
"屈原文化是世界文化,举办这样一场纪念屈原的重大活动汨罗责无旁贷。"屈子书院院长朱汉民说,屈原将高大上的精英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是他的诗歌成功的奥秘,"我们纪念屈原也要学习屈原,既讲高大上也要接地气,要将文化传承与各种民俗活动相结合;要通过支持大众化的作品来推广屈原文化。"
让纪念活动更具空间广度
"群众的参与、老百姓的热情也是纪念活动一个重要的点。"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何良安说,屈原既然是世界文化名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可以大胆扩展纪念活动的空间,从城市到农村,从本县市到本省甚至到全国、到国际,同时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线上宣传、纪念活动,让各级各界人士、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以此为契机让屈原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
"屈原"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屈原是特别具有文化创意的,他把一个区域性的楚文化转化为一种优美的文学形式,继而影响整个中华文坛的文学基础,屈原在文学上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因此他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学术上还可以做更深的研究。"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级教授、省人民政府参事、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成松柳在会上表示,省屈原学会将从学术上尽可能地支持汨罗市把2023年的纪念活动办好。
在文旅融合中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
屈原文化研究如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相结合?湖南省委党校教授欧阳旭曦认为,要做到屈原文化符号化、屈原文化产品化、屈原文化活动化、屈原文化演艺化以及去文化的生活化和运营公司化,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
通过纪念活动讲清楚屈原文化
"屈原有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上下求索的美政理想、正道直行的高洁灵魂、瑰丽唯美的浪漫之情。要确定好选题,通过明年的大型纪念活动讲清楚屈原文化的形成、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汨罗市政协第十届主席、一级调研员彭千红建议,纪念屈原殉国2300周年活动要争取各个层面的支持,提前汇报对接,早早拿出方案,按照时间节点步步推进。
屈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屈原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明年是屈原殉国2300周年,我们纪念屈原,目的是弘扬屈原精神,学习屈原的优秀品格。"汨罗屈原学会会长刘石林说,目前,屈子祠祭屈大典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尽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纪念屈原活动一定要突出汨罗地方特色,进一步打响汨罗文化品牌。
屈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
"政府的支持、艺术的重塑与挖掘、民间实用意义的追随,三者互相渗透、互为资源,构成了传统的屈原文化存在、传承的文化生态。其中,文人艺术有精神衍生能力,民俗活动包含实用诉求和经济结果,是传统屈原文化存在中有造血功能的部分。"湖南理工学院文学博士胡睿臻建议,做到景观产品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景观建设与资源整合相结合、景观特色与文化魅力相结合、现代阐释与景观生产相结合,将屈原文化融入城市景观。
让汨罗的孩子拥有君子之范、文人之风
"我是一名高中的语文老师,一直热爱教育,也一直以传承文化为使命,今天聆听了各位专家大咖给汨罗屈原文化的策划和指引,我更加有方向了。"汨罗屈原学会青年代表冯澜表示,她将带学生们编一本关于屈原的书,讲一讲关于屈原的励志故事,唱一首关于屈原的颂歌;指导高中生写一首颂屈原的颂文,从小事做起,引导学生们拥有君子之范、文人之风,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研讨会最后,郑佳明、张志初总结了大家的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屈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优秀的代表之一,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早谋划早行动,群策群力办好2023年在汨罗举办的纪念屈原殉国2300周年系列活动,让屈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将上下求索、正道直行的屈子精神融入更深层次的精神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