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团秭归行:共赴屈学盛宴,共襄文化盛事
会议现场
4月8日至12日,2023宜昌秭归·屈原及楚辞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在湖北省秭归县召开。240余名屈学专家共聚一堂,弘扬屈原文化,溯寻楚辞源流。汨罗市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屈原行吟求索、怀沙殉国之地受邀参会。市政协原主席、一级调研员彭千红带领汨罗代表团前往秭归,共赴屈学盛宴,共襄文化盛事。汨罗屈学专家刘石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王琦、市文联、市纪委廉政教育中心、屈子文化园事务中心、屈原纪念馆、屈原学会负责人参加。
汨罗组团参加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
递交7篇学术论文,探索屈原文化当代实践
研讨会上,240余名屈学专家云聚,211篇学术论文,煌煌七册,蔚为大观。其中,汨罗代表团向大会递交了《汨罗形成屈原文化传播高地的历史回看和当代实践》《屈原的法治思想及其影响》等7篇论文。
"千百年来,研究屈原的学者不胜其数,屈学研究成果不胜枚举。如何将屈原文化发扬光大并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推动屈原文化从学术殿堂到当代实践,汨罗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之中……"10日召开的第一轮分组学术研讨会上,彭千红阐述了个人对屈学的探索研究,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汨罗屈原文化传播高地建设情况,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热情回应和赞许。
彭千红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彭千红说,汨罗屈原文化传播千年不绝,近些年来,汨罗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屈原文化传播高地建设,举全市之力建成了4.46平方公里的屈子文化园,恢复了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的屈子书院,落户了中国屈原学会汨罗屈原文化研究院,开办了屈子书院讲坛,积极推进汨罗江文旅、文创产业,努力将汨罗建设成屈原文化学术研究高地、学习传播基地、思想精神圣地,期待屈原专家学者走进汨罗,交流学术,共同推动屈原文化的当代实践。
"秭归是源,汨罗是流。是谓源流"
这一次,是汨罗屈学专家、屈原纪念馆老馆长刘石林老先生第19次参加中国屈原学会年会。一生潜心屈学研究的他曾应邀赴日本、台湾等多地进行学术交流,已出版《汨罗江畔屈子祠》《读骚拾零》《田野的芬芳》等多部学术专著。作为中国屈原学会唯一一位一届不落参加年会的会员,刘老先生一入秭归,就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媒体记者的热情关注。
刘石林(中)参加学术研讨
"屈原生于秭归,死于汨罗,我们两地因为屈原而成生死之交。"刘石林深情地表示,自己已经82岁了,很高兴又一次按时赴会。"屈原是我心中的旗帜,我将为屈原一往无前,直至生命的终结。"
谈及两地与屈原的关系,刘石林认为,秭归是"源",汨罗是"流"。无"源"则无"流";有"源"而无"流",这个"源"很快就会枯竭。汨罗秭归两地频繁深入的交流,对于光大屈原文化意义深远。
刘石林老先生作诗赠予秭归文联
在4月9日前往秭归"中华屈氏第一村"万古寺村考察的路上,刘石林老先生难掩喜悦,现场作诗一首赠予秭归文联:"香溪汨水两相依,携手共求擎大旗。鹈鴂迟鸣春日暖,崦嵫勿迫竞晨曦。"
中国屈原学会将与汨罗共襄文化盛事
2023年,恰逢屈原怀沙殉国2300周年。端午期间,汨罗市将举办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屈原文化,光大屈子精神。此次年会期间,彭千红代表汨罗,向中国屈原学会汇报了系列活动筹备情况,并就屈学高峰论坛事项、与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进行了深入交流、磋商。
方铭表示,汨罗市是屈原文化研究和传播高地,曾成功承办了中国屈原学会第三届、第十八届两届年会,为屈原及楚辞学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屈原学会将积极支持汨罗,邀请海内外屈学专家热情参与高峰论坛等相关活动,与汨罗共襄文化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