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名录每5年评选一次,本次岳阳共有7个项目入选,汨罗占了3个,分别为汨罗龙舟制作技艺、长乐甜酒酿造技艺、新市中秋耍宝塔。
汨罗龙舟制作技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不仅包含了复杂而独特的工艺流程,还衍生了偷神木、关头、亮舟、龙舟下水、上红、抢红等一系列神秘而庄重的制作禁忌和仪典,内涵十分丰富。汨罗民间的龙舟属“飞凫式”类型,一般由龙头、龙身、龙骨、凤尾四部分组成,外加u桨和舵。其工艺流程依次为:选材、“发木”放样、安装船龙骨、做大挨、做小挨、做拉、安装坐板、安装栏水、上桐油灰、刨光、涂清漆、内舱刷桐油、制作安装龙头、安
装尾舵。
长乐甜酒酿造技艺是一种独特的传统酿酒技艺,其主要工艺包括选米、淘米、浸米、上甑、解淘、拌曲、装坛、入窖、出窖、包装等。虽工艺并不繁复,但在用料、容器、窖藏要求上极其讲究。酿酒用的米需采用本地上好的“三粒寸”桂花糯米,酿酒用的水需采用新汲取的深井井水,酒粬需选用本地所产曲花籽制成的甜酒粬,同时需采用陶器制品与竹木制品作为酿酒工具。通过这种严谨的工艺流程酿出的甜酒,看起来晶莹可鉴,闻起来馥郁芬芳,吃起来唇齿留香。
新市中秋耍宝塔是流传于新市镇的一项传统节日习俗,其主要内容包括垒塔、祭塔、拜月、烧塔、闹塔打塔等,同时还伴有祭河神、放河灯、猜灯谜、唱皮影、演灯彩故事等民俗活动。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耍宝塔内容也日益多样,当地民众更是以塔会友、借节狂欢,沉浸在中秋节日的狂欢中,成为了新市人民共享的节日文化盛宴。
近年来,汨罗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精神始终秉承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念,探索传承创新、跨界融合的“非遗+N”模式,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融入旅游发展、融入公共服务、融入文创产业、融入乡村振兴,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新活力。
目前,汨罗共有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5项,其中,世界级1项(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国家级2项,省级6项,市级5项,县级2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