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福娃来了》。极具本土特色的开场舞表演拉开了汨罗市第十届花鼓戏艺术节序幕。
汨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敏求宣布花鼓戏艺术节开幕。
“福娃”们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高跷表演,赢得了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花鼓戏精彩选段《仁宗认母》
汨罗市花鼓戏剧团成立于1950年,于2013年参加文化体制改革,更名为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传承研究中心(加挂汨罗市花鼓戏剧团),先后荣获湖南省文化厅“服务农村群众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文化厅“好剧团”、湖南省“芙蓉园丁奖”等荣誉称号。
作为汨罗市唯一的专业演出团体,60余年来,剧团先后创排了《春花烂漫》、《八品官》、《杏花春雨》、《赵乡长转圈》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特别演出奖”等省级以上大奖。特别是近几年创排的大型现代花鼓戏《平民领袖》,荣获了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剧目奖”、湖南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大奖”,并晋京为“十八大”献演,荣获了“优秀剧目展演奖”,受到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创排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甜酒谣》获第六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剧目奖,并获田汉剧作奖、田汉表演奖、田汉音乐奖三个单项奖。小戏《解坨》获第六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小剧目奖。
本届花鼓戏艺术节特别邀请了省内知名戏剧团同台献艺,演出时间持续至11月11日。演出曲目有《仁宗认母》《刘海砍樵》《穆桂英下山》等经典花鼓戏选段,还有楚风浓郁的《山鬼》等文艺节目。
二胡独奏《长城主题随想曲》,《长城随想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完成的一部大型民族器乐协奏曲,被中国音乐界誉为“自刘天华以来二胡作品的又一里程碑”。
花鼓戏串烧开始。今晚,《山伯访友》《刘海砍樵》《穆桂英下山》花鼓戏片段串联起来,在电影院集体亮相。这3台花鼓戏,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山伯访友》讲述的是梁祝二人“毕业分配”半年以后,山伯走访英台的故事。当山伯得知同室三年、情深意笃的“九弟”竟然是个女同学时,悔恨交加,不治而亡。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其高明之处在于它能使人一边顿足捶胸,一边大声欢笑。
花鼓戏串烧,比古调《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主要讲述了常德花山脚下的渔樵村的故事。这里,有一口丝瓜井,相传井中有一根神奇的金丝瓜,所以得以井水常年不竭,甘甜可口。丝瓜井就在刘海家的屋场,出于对金丝瓜的觊觎,刘海的伯父刘振宾不顾亲情,想尽办法占有丝瓜井,从而获得金丝瓜。住在花山的九只狐仙还有金蟾,因为偶然的际会,更因为命运冥冥的安排,卷入了这场争斗。而九妹胡秀英,在与刘海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和磨难之后,终于合力战胜了恶势力,并结为眷侣。
《穆桂英下山》讲述的是穆桂英自父亲穆洪死后,自为穆柯寨寨主,一日下山打猎,箭射鸿雁落地,适孟良由五台山回转,路过谷口,拾得箭雁,欲向穆桂英换取降龙木。穆桂英不肯,双方厮杀。孟良杀败,取下紫金勒,始获释放的故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穆桂英下山》的演员连翻数个跟斗,收获了大大的“好”!
湖南理工学院副教授庞毅带来独唱《洞庭鱼米香》。这是湘北特色的洞庭渔歌和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高腔的完美结合,具有鲜明的湖湘区域特色和文化个性。
舞蹈是跃动的诗歌,诗歌是跃动的思绪。舞蹈诗歌剧《楚韵九歌》之《山鬼》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带到了观众们面前。
汨罗市京剧票友协会带来戏曲歌伴舞《中国脊梁》。
戏剧晚会落幕,参加“中外诗人汨罗行”文学采风的百余名诗人学者明天也将返程,我们期待2020年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周能再次相聚。明天,中国屈原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将换届选举及闭幕,欢迎小伙伴们继续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