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浮二水,一镇越千年”。汨罗市新市镇的中秋夜有什么?一江水、千团火、万盏灯。

河灯“点燃”汨罗江(黄松柏摄)
典籍记载,新市乃千年古镇,唐代建有观音寺,宋代设有新市坊,凭借“上通汉口,下抵长沙,连接湘江,紧偎汨水”的水上运输优势,兴建“三街九巷十码头”,一度商贾云集,市场繁荣。

古镇中秋夜(狄树摄)
这里的中秋夜,有着独特的“烧宝塔”等民间习俗。千百年来,古镇居民将万盏河灯放在潺潺汨罗江水中顺流而下,造出一条璀璨的梦里银河,大家还将瓦片组成宝塔式样,在内里填满柴火点燃,围绕熊熊火焰中的宝塔转圈起舞。

中秋烧宝塔(刘华摄)
邵阳人王供水在新市定居有几十个年头了,如今也成了烧宝塔的高手。他在江边负责三座小型宝塔,懂得往塔里添柴的最佳时机,等待着组成宝塔的瓦片在高温的挤压下发出炸裂的声音。
他知道,“塔”与“鞑”谐音,“烧宝塔”原是元朝新市人民表达对鞑子仇恨的宣泄,后来,为保水运发达、地方平安而存在;到如今,只为表达人们内心渐渐蓬勃而出的喜悦,寄托大家对国泰民安的企盼和祝福。“今天特意从长沙赶回来,就想带着孙子回家重温我们小时候的记忆。”
在新市街土生土长的许宏量目前定居长沙,中秋节,她和家人特地回到老家。一家人,在汨罗江畔的古码头折一根柳枝、在湄江河里捉几只小鱼,孩子们也有机会领略到家乡“烧宝塔”“祭河神”等古老习俗的魅力。
60岁的岳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万四龙是第三次拍摄“烧宝塔”了,他早早占据周边高位,以拍到最好角度的照片。“我希望将这些非遗活动通过影像传递出去,让烧宝塔等珍贵的非遗文化得到更多关注。”
此次节会历时一天,由新市街社区和社会团体牵头组织,乡贤赞助,百姓参与。主要内容有祭河神、祭宝塔、烧宝塔、游宝塔、放河灯、花鼓戏展演、唱皮影戏、民俗集市小吃一条街、书画农耕文化摄影展、百人旗袍秀和群众文艺晚会。当天共吸引周边群众近3000人。

花鼓戏展演(狄树摄)
为了防控疫情,当天,主办方安排市二医院医护人员及救护车辆,在进入活动现场的主要路口均设置疫情防控检测点,要求任何人员进入活动场内必须戴口罩及自觉配合测量体温。此外,市公安民警、水上蓝天救援队、社区应急队、新市镇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共同参与交通疏导及治安维稳工作,确保活动安全顺利。
新市镇人大主席、新市街社区联村干部李治国告诉记者,以“烧宝塔”“祭河神”为中心内容的新市镇中秋烧宝塔民间文化旅游节,已举办4届。“连年开展的‘新市烧宝塔文化旅游节’的品牌活动,可以唱响并打造新市文旅品牌,也是积极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更是新市老百姓心中最不可或缺的家国情怀。”
(文/张为
徐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