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四季同行·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神鼎山镇黄柏中心小学,汨罗市文化馆联合川山毛笔厂为孩子们送去了绘画用的毛笔、国画颜料和宣纸,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非遗体验课。

川山毛笔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早在战国时期,川山坪一带就有居民制作毛笔,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辉煌历史。据境内市级文物古迹“清泉”石刻表明,“清泉”二字乃宋代经学家朱熹见川山毛笔精湛,手提川山笔信手在石壁上写下了“清泉”二字,留存至今,供人凭吊。清朝初期,川山坪镇洞冲虞含溪在北京开设虞云和笔店,川山毛笔誉满京都。清朝末期,川山石牛冲刘金台和高家坊镇任益顺在长沙开设的桂禹声和益顺笔店,都在省府享有盛誉。上世纪60年代,川山成立毛笔联厂。1975年,撤各大队分厂,组建川山毛笔总厂。上世纪90年代,政府将毛笔厂收购。直到2000年,传承人卢存旭承包川山毛笔厂,一直传承至今。2015年1月,川山毛笔制作技艺被评为首批湖南“最美珍稀老手艺”;2016年10月,川山毛笔制作技艺又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川山毛笔制作技艺(曹卫华摄)
体验课上,文化志愿者老师给孩子讲解水墨水果蔬菜技法,白菜、辣椒、茄子、苹果……孩子们兴趣盎然,不仅感受到了中国画传统文化的魅力,还零距离领略到了毛笔的神奇,同时也坚定了孩子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