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湖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简称《办法》)。
湖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湖南省境内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湖湘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核并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近年来,汨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在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做了不懈努力,打响了“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品牌,基本形成以国家4A级景区屈子文化园为龙头、汨罗江为主轴的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同时,积极推动长乐故事小镇、新市古镇、西长景区等项目建设,有力带动了汨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办法》精神,进一步加强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汨罗拟申请建设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暨汨罗文旅长廊,并出台了《汨罗江生态保护(实验)区申建实施方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草案》明确,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将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保护的范围包括以汨罗江(汨罗段)流域为核心,辐射汨罗市全境及平江县、屈原管理区部分区域的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环境;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项目传承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场所、实物、自然环境、民俗活动等。

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暨汨罗文旅长廊建设座谈会现场
早在4月24日,汨罗召开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暨汨罗文旅长廊建设座谈会,相关部门领导、专家齐聚一起,研究探讨《汨罗江生态保护(实验)区申建实施方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部署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申建工作。岳阳市文旅广电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何立夫,汨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敏求出席会议,汨罗市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负责人及汨罗本土文旅专家等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对《草案》给予肯定,并就如何挖掘、保护、传承汨罗江文化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王敏求指出,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汨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部门和民间艺术团体要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申建工作;要强化细化措施,成立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结合汨罗实际,科学、稳步推进申建工作;要整合长乐抬阁故事会、龙舟文化、香囊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资源,打造汨罗江文化生态品牌;要制定汨罗文旅体旅游路线,做好、做活、做大申建工作宣传,形成“非遗文化人人保护、申建工作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确保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申建成功。